播客

dimlau
题图

录播客的想法可能最早产生于2007年初,拖了14年之久——原本计划2021年元旦开始上线我的第一期播客节目,但是看来还要继续拖下去了。别人是年末写总结,我是年末自己打脸。

我大约从2004年开始写博客,那时几乎是当日记来用的,不说每天一篇吧,每周四篇是有的。所以2006年左右第一次听到《反波》的时候,一下子就认定这是我「无处安放」的表达欲的另一个出口。不过开始筹备才发现,我可能并不适合这种形式。

后来陆续听过不少播客节目,比如《IT公论》等。它们大多是有不只一人参与讨论的节目,这让我一度觉得问题可能出在这:似乎只有对谈类播客值得一听,而如果我一个人对着空气说话,就没什么意思,而且很容易失去节奏,除非前准备好提纲大致上照着念——那和借助电脑把文稿转换成语音又有什么分别呢?如果妳用过微软Edge浏览器里内建的朗读网页功能,应该明白我在说什么,它的合成语音已经很接近真人发音了而且还不会读错、不会卡壳、不会因为普通话讲不好而表现出尴尬……

不过后来也接触到一些单人主持的播客,听起来感觉也很好。尤其是前段时间在《看理想》平台听了李如一的《明日世界生存指南——给女儿的30封信》之后,感觉真人(尤其是作者本人)朗读文本,有着机器合成语音完全不能比拟的地方。

机器合成的语音,即便如刚刚提到的Edge浏览器内建的语音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还是没法用作者预想的语气、节奏来朗读。我不是说只有作者朗读出来的版本才「正确」,而是说任何朗读其实都不和文本重复,朗读是独立于文字之外的另一种创作。我当然很希望听到作者或者其他人用她独特的表达方式来演绎文本;而把文字朗读出来的过程肯定反过来又能帮助改进写作风格,适合于朗读的文字比埋着头写出来的文字更「朗朗上口」。

这又让我萌生了做播客的想法。然而做播客的计划之所以拖了将近15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羞于听到自己真实的声音。我们都知道,经由设备收录再回放出来的声音,其实更接近别人印象中我们「真实的」声音;而由于声音传播路径等因素,平时我们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则是相对更低沉的版本。而且因为说话时我们的大脑在想的是要说什么内容,很少来得及去分辨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是什么感觉。所以乍一听到回放中自己的声音,会感觉很陌生、很不适应,而这种不适感直到现在还在困扰着我。

当我试着继续追问这种不适感来源于什么,我意识到这或许来源于我还没能清醒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或者用一个更流行的说法——还没能和自己和解。我的声音有必然好听的理由吗?没有。但是听到自己的声音真的不如预期,就算这个预期本身毫无道理,还是在情绪上难以接受;另外,我所说的内容当然也没有必然有用、有价值、有趣的理由,但仅仅只是意识到这个事实,就在情绪上难以承受——如果所说所想的都没有用、缺少价值、甚至很无趣,那么继续说话和思考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不想沉浸在这些情绪中。事实上我并不觉得人们能在做事之前就为每一件事都说出具体的、确切的意义;而且仅从是否会让其他人觉得有用或有趣来判断一件事的意义未免太过卑微,对我们自己来说,正是每一件若在当下仔细分辨似乎毫无意义的小事,组成了我们的人生。反过来说,促成了或者说改变了一种人生的那些小事,难道不就有了意义吗?所以我想鼓励自己,一旦有了想要去做某件事的冲动,就至少不要被对意义的怀疑阻挡了脚步。因为意义往往就在做事的过程中。

但是我也意识到,这肯定不光是「不适感」的原因,播客是一种形式,而剥开形式的表层,核心当然还是内容。那些在我的话题列表里的内容(事实上已经积累了几十个)我自己都理清了思路吗?如果只是单纯拿出来吐槽,就不是意义不意义的事了,而是可能会变成「做了会后悔」的事。

我还有一个有趣的小发现:相比于长篇的文字,人们更容易接受短的,相对于一整部电影人们更容易接受三五分钟的解说,这当然很好理解。但是想一下,是不是相比于阅读文本,更多人愿意收听朗读?相比于看电影,更多人愿意看剧集?即便收听朗读不如阅读文字速度快,即便看一部剧比看一部电影时长要长得多。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粗略地猜测,是因为现在的人们已经很难沉下心来去专心只做一件事。阅读文本可以很深入又很快速,但是它需要妳专注于只做这一件事,而听语音却可以同时跑步、做家务;同样看剧也比看电影要轻松许多,如果是在电脑上看,妳甚至可以把窗口拉小,一边浏览社交网络动态一边观看,而一部好电影,比如那些被称为「全程无尿点」的电影,就要更认真对待了。

当然这是我给自己找借口,但是暂时不做播客了吧,多阅读、多写字。

延伸阅读

本站架设在 RamNode VPS

Grav -> Hugo